像素级复刻争议背后:《灵兽大冒险》公开测试遇冷,《长安幻想》为何仍是玩家首选?
2025年8月7日,网易旗下竖版回合制战略级产品《灵兽大冒险》正式开始公开测试。这款以“休闲抓宠、轻松养成、自在交易”为特色的竖屏回合制新品,在首发当日引发玩家争议——大量玩家及行业观察者指出,其从核心方法到视觉呈现,均和同赛道标杆产品《长安幻想》存在惊人的“像素级”相似,被戏称为“莞莞类卿”的模仿之作。
首发成绩单:《灵兽大冒险》和《长安幻想》谁更胜一筹?
作为同赛道产品,《长安幻想》和《灵兽大冒险》的首发表现,直观反映了市场对两者的接受度差异。
《长安幻想》2025 年 12 月 27 日首发时,凭借创造力一举打破回合制赛道格局:预约阶段便横扫 TAPTAP、B 站及主流安卓商店新品 / 预约榜榜首;预下载当日即登顶 App Store 不收费游戏榜,拿下不收费总榜第 2。公开测试首日更在大厂产品围剿中突围,冲至 App Store 不收费总榜第 2、畅销游戏榜第 7,服务器因玩家涌入一度排队,官方紧急扩容并发放全服补偿,其战略级产品的市场号召力可见一斑。
而 2025 年 8 月 7 日公开测试的《灵兽大冒险》,则呈现出明显落差。虽然同期竞品竞争激烈,但其预下载表现已显乏力:仅获 TAPTAP 新品榜第 3、App Store 不收费总榜第 30、不收费游戏榜第 4。公开测试首日,其 App Store 最好成绩为不收费总榜第 23、畅销游戏榜第 41。相较于大规模宣发投入,这样的市场反馈,被业内解读为玩家对其 “模仿者” 身份的冷静答复。
模仿争议:从“唐风美术”到“葫芦捉妖”,相似性争议频起
《长安幻想》2025 年首发时,以首创竖版回合方法倾败行业认知。彼时回合制市场仍以横屏重度尝试为主,而《长安》凭借一只手持握、技能快捷释放的轻量化设计,精准适配移动端碎片化场景,在年底至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。2025 年底二周年版本中,其进一步推出新帮派流派、美术焕新及横竖屏自在切换功能,持续优化玩家尝试。
作为后来者,《灵兽》同样选择竖屏回合赛道,主打一只手持握、技能快捷释放的轻量化操作,贴合移动端碎片化娱乐需求,试图复制前者的成功途径。但玩家反馈显示,其竖屏尝试未达预期:地图中 NPC 和灵兽密集分布,易导致误触;核心操作逻辑虽和《长安》相似,却缺乏差异化创造。从时刻线看,《长安》已在竖屏赛道深耕近 3 年,在2025年底的二周年版本,《长安》公布推出最新帮派流派+美术焕新+横竖自在切换,为习性不同游玩方法的玩家均提供了优化尝试。《灵兽》若仅以 “模仿” 入局,显然已错失先发优势。
(对比图:左《灵兽》,右《长安》)
(左《灵兽》,右《长安》)
为何玩家首选《长安幻想》:定义者、领跑者和诚恳陪伴者的三重优势
2025 年《长安幻想》的出现,为回合制赛道注入新活力:竖屏轻量化操作重构了移动端回合尝试,“一人三宠” 战斗体系丰盛了策略维度,而后续的横竖屏切换、帮派迭代等更新,持续推动品类进化。这种 “从 0 到 1” 的原创力,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。在两年半的经营中,《长安》也已被逐步打磨为竖版回合赛道中的头部IP。文化传承层面,《长安》坚持“游戏即文化载体”,通过和敦煌博物馆、分水油纸伞、非遗川剧变脸、龙泉青瓷等合作,持续丰盛新派国风含义,并将非遗技艺以武器纹饰、战斗动作等形式精妙融入游戏内,形成特殊的IP辨识度。玩家维系层面,《长安》始终以玩家需求为核心,通过线下玩家共研会、线上意见征集的方法倾听反馈,体现诚恳的运营态度,累积了坚实的玩家基础和良好口碑。新帮派、新妖灵、新联动上线,新交易机制、乘风规划等减负机制打磨,每一次游戏更新都直指玩家痛点,让游戏在细水长流的路上不断扎实精进。
也难怪玩家在对比《长安》和《灵兽》时,基本都对《长安幻想》持有肯定的态度。显然,市场从不回绝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造,但对缺乏诚意的“像素级复刻”,玩家自有清醒的判断。在竖版回合赛道,原创力和用户洞察,才是真正的“护城河”。